一、
願景
1. 成為全國專門職業團體之標竿訓練訓機構。
2. 成為國際橋梁檢測標準之技術交流單位之一。
2. 成為國際橋梁檢測標準之技術交流單位之一。
二、
宗旨
本會為依法設立、非以營利為目的之公益性社會團體,以協助政府及提升業界橋梁維護與安全檢測發展為宗旨。
三、
使命
1. 提供本協會會員、橋梁檢測從業人員與未來將投入橋梁安全維護之人士,參與在職及職前教育訓練,培育優秀專業人才。
2. 全國用路的安全,就由我們來守護。
2. 全國用路的安全,就由我們來守護。
四、
經營理念
結合本協會所重視的「七大核心價值觀」(專業、確實、責任、卓越、創新、合作、奉獻)、所有成員努力創造組織之共同願景,以及明確使命,是為本協會的經營理念。
五、
訓練政策
本協會之訓練政策如下:
1. 透過專案輔導開發符合業界需求之課程,建立學員與就業市場需求接軌的訓練機制。
2. 與產學結盟,結合大專院校教授學術素養與政府、企業高階主管之實務經驗協同教學,達成訓練效果。
3. 多角化經營教學策略,滿足學員需求,結合業界資源,開發多元化、多樣化教育訓練類別,藉以提升本協會經營競爭力。
1. 透過專案輔導開發符合業界需求之課程,建立學員與就業市場需求接軌的訓練機制。
2. 與產學結盟,結合大專院校教授學術素養與政府、企業高階主管之實務經驗協同教學,達成訓練效果。
3. 多角化經營教學策略,滿足學員需求,結合業界資源,開發多元化、多樣化教育訓練類別,藉以提升本協會經營競爭力。
六、
經營目標
短期(115年12月31日前)
(1) 持續優化訓練品質管理(每年得檢討一次)。
(2) 持續提升辦訓人員職能訓練(每年至少一次)。
(3) 強化訓練業務知名度(每年6小時以下研討會或演講至少3場)。
(4) 規劃橋梁檢測人員培訓課程(每年每場14小時以上培訓至少一次)。
(5) 爭取TTQS訓練品質認證(過門檻53.5分)。
(2) 持續提升辦訓人員職能訓練(每年至少一次)。
(3) 強化訓練業務知名度(每年6小時以下研討會或演講至少3場)。
(4) 規劃橋梁檢測人員培訓課程(每年每場14小時以上培訓至少一次)。
(5) 爭取TTQS訓練品質認證(過門檻53.5分)。
中期(118年12月31日前)
(1) 規劃多元化橋梁安全、檢測及監測等專業教育訓練課程(每年得檢討一次)。
(2) 媒合參訓學員就業與輔導(就業率達85%以上)。
(3) 強化訓練業務知名度(每年6小時以下研討會或演講至少6場)。
(4) 規劃橋梁檢測人員培訓課程(每年每場14小時以上培訓至少二次)。
(5) 爭取TTQS訓練品質認證(獲銅牌63.5分以上)。
(2) 媒合參訓學員就業與輔導(就業率達85%以上)。
(3) 強化訓練業務知名度(每年6小時以下研討會或演講至少6場)。
(4) 規劃橋梁檢測人員培訓課程(每年每場14小時以上培訓至少二次)。
(5) 爭取TTQS訓練品質認證(獲銅牌63.5分以上)。
長期(120年12月31日前)
(1) 建置橋梁檢測監測就業服務專業交流平台(網站平台每月30人到訪)。
(2) 強化訓練業務知名度(每年6小時以下研討會或演講至少8場)。
(3) 規劃橋梁檢測人員培訓課程(每年每場14小時以上培訓課程至少四次)。
(4) 爭取TTQS訓練品質認證(獲銀牌74.5分以上)。
(5) 各政府機關單位認同協會辦訓能力及發證公信力(至少取得受委任公文二則)。
(2) 強化訓練業務知名度(每年6小時以下研討會或演講至少8場)。
(3) 規劃橋梁檢測人員培訓課程(每年每場14小時以上培訓課程至少四次)。
(4) 爭取TTQS訓練品質認證(獲銀牌74.5分以上)。
(5) 各政府機關單位認同協會辦訓能力及發證公信力(至少取得受委任公文二則)。
七、
協會任務
本協會之任務依協會章程第三條如下,並依相關法令規定推動及執行:
1. 橋梁安全、檢測及監測相關知識技能應用之推廣、訓練與服務。
2. 橋梁安全科學與技術(檢測、監測、補強、修補等)之研究發展。
3. 向相關政府機關提供橋梁檢測、監測、補強等設計、訓練、評估、鑑定、試驗等規範、標準與制度之建議。
4. 橋梁檢測書籍、刊物、資料之發行與相關儀器、設備之推展。
5. 橋梁使用安全維護科學與技術之研究發展。
6. 促進國內外相關領域學術技術交流。
7. 接受其他單位委託進行相關設計、訓練、評估、鑑定、試驗等工作之研究。
8. 其他與章程所訂宗旨及任務相關事項。
1. 橋梁安全、檢測及監測相關知識技能應用之推廣、訓練與服務。
2. 橋梁安全科學與技術(檢測、監測、補強、修補等)之研究發展。
3. 向相關政府機關提供橋梁檢測、監測、補強等設計、訓練、評估、鑑定、試驗等規範、標準與制度之建議。
4. 橋梁檢測書籍、刊物、資料之發行與相關儀器、設備之推展。
5. 橋梁使用安全維護科學與技術之研究發展。
6. 促進國內外相關領域學術技術交流。
7. 接受其他單位委託進行相關設計、訓練、評估、鑑定、試驗等工作之研究。
8. 其他與章程所訂宗旨及任務相關事項。
八、
培訓對象(一般課程6小時內的)
1. 專科以上學校土木工程相關科系在學生/畢業生(依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暨普通考試規則」第二條附表一認定)。
2. 企業團體(從事橋梁維護、安全檢測或監測、補強設計、訓練、評估、鑑定、試驗等相關企業)。
3. 政府機關(從事橋梁維護、安全檢測或監測、補強設計、訓練、評估、鑑定、試驗等部門)。
4. 有興趣從事上述相關工作的社會大眾(含失業者)。
5. 本協會會員及土木工程產官學界,提供經驗交流平台與終身學習管道,回饋社會及提升專業、行為、管理職能。
2. 企業團體(從事橋梁維護、安全檢測或監測、補強設計、訓練、評估、鑑定、試驗等相關企業)。
3. 政府機關(從事橋梁維護、安全檢測或監測、補強設計、訓練、評估、鑑定、試驗等部門)。
4. 有興趣從事上述相關工作的社會大眾(含失業者)。
5. 本協會會員及土木工程產官學界,提供經驗交流平台與終身學習管道,回饋社會及提升專業、行為、管理職能。
九、
培訓對象(證照課程14小時以上的)
依據「公路橋梁檢測人員資格與培訓要點」規定協助辦理上述初訓、回訓人員之資格:
- 專科以上學校土木工程相關科系畢業。
- 普通考試(或相當之特種考試)以上土木工程類科考試及格者。
- 前項土木工程相關科系依「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暨普通考試規則」第2條,附表一土木工程類科應考資格一認定之。
備註:
「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暨普通考試規則」第2條,附表一「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應考資格表」土木工程類科應考資格如下:
「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暨普通考試規則」第2條,附表一「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應考資格表」土木工程類科應考資格如下:
-
公立或依法立案之私立獨立學院以上學校或符合教育部採認規定之國外獨立學院以上學校下列系所畢業並得有證書者:
土木工程、土木工程與防災科技、土木及水利工程、土木與工程資訊、土木與水資源工程、土木與生態工程、土木與防災、土木與防災工程、土木與環境工程、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公共工程、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技術、水利工程、水利工程與資源保育、水利及海洋工程、水資源及環境工程、生物環境系統工程、交通工程與管理學系工程組、地球科學、地質、地質科學、防災科技、坡地防災及水資源工程、河海工程、建築、建築工程、建築及都市計畫、建築及都市設計、建築設計、軍事工程、海洋、海洋科學、海洋環境、海洋環境工程、海洋環境資訊、航空測量、造園景觀、景觀、景觀建築、景觀設計、景觀設計與管理、景觀與遊憩、景觀與遊憩管理、測量、資源工程、農業土木工程、農業工程、營建工程、營建工程與管理、營建技術與管理、營建科技、營建管理、環境工程、環境工程與管理、環境科學、環境設計、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環境與防災設計、灌溉工程各院、系、組、所、學位學程畢業得有證書者。 - 經高等考試或相當高等考試之特種考試相當類科及格,普通考試或相當普通考試之特種考試相當類科及格滿三年者。
- 經高等檢定考試相當類科及格者。
十、
核心訓練類別
本協會依照法令(交通部公路橋梁檢測人員資格與培訓要點)需求分析,訂定以下核心訓練課程:
訓練類別 | 訓練課程學習地圖 | |||
---|---|---|---|---|
核心訓練項目 | 初訓證照 | 回訓證照 | 進階證照 | |
一、 專業技術類 (證照類) |
成為合格 「橋梁檢測人員」 |
橋梁檢測人員訓練 橋梁檢測人員訓練初訓相關證照課程 (依法規要21小時含實地訓練的課程) |
橋梁檢測人員訓練回訓相關證照課程 (依法規每四年要回訓一次,每次14小時含實地訓練的課程) |
1. 橋梁檢測人員訓練進階相關證照課程 2. 特殊橋梁檢測人員訓練相關證照課程 3. 無人機證照課程 |
訓練類別 | 訓練課程學習地圖 | |||
---|---|---|---|---|
核心訓練項目 | 初訓證照 / 初階課程 (入門) |
回訓證照 / 中階課程 (應用) |
進階證照 / 進階課程 (專業) |
|
一、 專業技術類 (證照類) |
成為合格 「橋梁檢測人員」 |
橋梁檢測人員訓練初訓相關證照課程 (依法規要21小時含實地訓練的課程) |
橋梁檢測人員訓練回訓相關證照課程 (依法規每四年要回訓一次,每次14小時含實地訓練的課程) |
1. 橋梁檢測人員訓練進階相關證照課程 2. 特殊橋梁檢測人員訓練相關證照課程 3. 無人機證照課程 |
二、 專業知識類 (如何設計、監造、檢修等運用) |
橋梁維護與安全檢測之技術 |
橋梁設補強工法專業課程 Ex:各式橋梁設計(I型梁、箱型梁等)、橋梁結構設計、鋼結構橋設計、鐵道橋設計、橋梁檢測及補強規範、公路養護規範及相關公路法規…等。 |
橋梁維修補強工法專業課程 Ex:橋梁耐洪評估與修復對策、特殊性鋼纜更換規劃設計、橋梁基礎探測技術、橋梁目視檢測重點判別…等。 |
1. 橋梁檢測及監測實務培訓課程。 2. 配合AI影像辦識發展無人機、機械人…等科技產物。 |